44岁邓超的“跌倒”,才是内娱影坛的悲哀!
《中国乒乓》的票房困境:影帝的不及格答卷。
2023年2月17日《中国乒乓》终于上映。这是邓超和其老搭档俞白眉投入过亿资金的心血之作,然而在上映前却遭遇了滑铁卢。
电影的档期就像过山车一样变幻莫测,一会儿定档、一会儿撤档,然后又定档、再撤档,让人眼花缭乱。虽然它最终离开了春节档,但市场反应还是很冷淡。
电影院给这部充满诚意的作品排片少得可怜,基本都是上午和深夜的垃圾时段,让作品难觅观众。
圈内盛传邓超和俞白眉合作的电影巨烂无比,甚至有观众在影片映前就提前给这部电影一个烂片标签。
这种先入为主的偏见使得《中国乒乓》在比赛还未开始就已经输了一半。
但是看过电影的观众却给出了不一样的反馈,豆瓣评分7.0分,很多人表示这次邓超真的没让人失望。连吴京都发声力挺了,推荐大家去影院看这部用心之作。
很遗憾,这部口碑很好的电影似乎无法改变命运,预测票房只有1.5亿。对于一部投资过亿的大片来说,这无疑是一次惨痛的失利。
这让邓超原本期待的翻身在影坛的希望彻底破灭,反而带给他更大的失落。邓超现在对《中国乒乓》不再抱有过大期望,只希望能以体面的方式完成这次答卷。但这份不及格的成绩单,可能更需要整个行业来反思。
他是一个北漂的演员,一路走来,从舞台到影帝,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重大的蜕变。
1995年,邓超成功考入了江西艺术职业学院的话剧班,但当时的他穿着“非主流”的打扮,还被人们认为是一个“异类”,因此并没有人愿意和他交往。
然而,后来,他却被老师们评价为“最有潜力的好苗子”。
他的指导老师没有批评他的叛逆,反而不断和他谈理想、谈未来。在老师的引导下,邓超渐渐喜欢上了表演。在同学们都在报考中戏和北电的时候,他还是一头雾水。
是因为老师特意为他开小灶,手把手指导他演技,才令他成功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。
1998年,邓超决定离开老家,开始北漂。他并没有想到现实的残酷,原本对生活还有些散漫和玩世不恭,但这些很快就因为父亲和姐姐患病而改变。
为了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,他开始拼命地钻研表演,希望能够在这个领域有所突破。
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跑步、练台词、磨炼基本功,这位原本的刺头,已然成为了老师眼中的戏疯子。
在2006年的时候,邓超迎来了他的一个机会。他去参加了《集结号》的试镜,并且在现场就被导演看中了。虽然他只是男二号,但他对待每一个镜头都非常认真,最终他获得了百花奖最佳男配角的奖项,这也正式打开了他在电影圈的大门。
电影《烈日灼心》于2013年的上映成为了邓超演艺生涯的转折点。为了塑造好辛小丰这个角色,他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。他独来独往,绝不与其它演员交流;在拍戏期间他一直穿着警服,以期保持角色状态;即使是好友胡海泉邀请他去《歌手》帮唱,他也是速去速回,生怕影响拍摄。
这部电影最困难的一部分是水下的戏份,他非但不怕水,反而坚持不用替身,因此患上了轻微的幽闭症。他曾在片场崩溃、昏倒多次,但他从未抱怨过辛苦。
最终执行死刑的戏份被不专业的演员扎了好几针,但他依然能坚持下去,用三分多钟的长镜头完美地诠释了角色。
付出终会有回报。邓超因为这个角色荣获了金鸡奖最佳男主角,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实力派影帝。他从话剧舞台到大银幕,从配角到主角,再到影帝,从一个毫无背景、无人脉的北漂演员,通过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自己的价值。
如今回首那段峥嵨岁月,或许正是生活的压力和艺术的锤炼,成就了邓超的演技巅峰。然而,这样的高光时刻似乎越来越难以再现。
邓超与俞白眉:长达十年的执着与迷失
一切的开始都要从《闲人马大姐》开始说起。在那个片场,编剧俞白眉一眼就发现了邓超的喜剧才华,而邓超也被俞白眉的才华所吸引,两个有着相同梦想的年轻人就这样成了最好的朋友。
他们有着共同的梦想——拍摄一部优秀的喜剧电影。为此,他们创立了白眉工作室,这是他们实现梦想的第一步。2014年,他们决定试试水,投资拍摄了电影《分手大师》。
这是一部邓超主演的电影,编剧是俞白眉,摄制组为了省钱,找了一些邓超他们身边的好友来客串部分角色。
邓超在当时拥有影帝的荣誉,观众对他的期待值极高。然而电影上映后,观众却感到十分失望。尽管最后获得了6.6亿的票房,但是口碑方面并没有得到观众的认可。
不甘心的两人重新开始准备《恶棍天使》。这次邓超不仅升级为导演,还邀请了实力派演员、自己的妻子孙俪的帮助。
然而,最终的结果依然不尽人意。在6.48亿票房的背后,观众的评价呈现了一边倒的趋势。
网友们纷纷劝告邓超:“别搞喜剧啦,别和俞白眉搭档了,好好演戏就行了。”但邓超并不那么认为。在俞白眉最低谷的时候,他选择了不离不弃。
十年过去,《中国乒乓》的命运仿佛是一个轮回。然而这一次,他们摒弃了对喜剧的执着,全心全意地想要拍摄一部出色的电影。
他们付出了全部心血来打磨剧本和演员,并且特别去了乒乓球队体验生活。
这份坚守在外人看来可能是一种固执,但在娱乐圈这个名利场,能为梦想和友情坚守的人,本身就很了不起。
就算《中国乒乓》的票房不尽如人意,但对于他们来说,这份友谊或许才是最美好最珍贵的收获。
一位叛逆少年的成功逆袭之旅,犹如一场被生活推动前进的戏剧人生。
谁会预料到那个曾经是班级优等生的人会在某天变得完全不同了呢?
邓超的童年时期在重组家庭中度过,他乖巧得让父母完全不用操心。他喜欢看书,成绩优异,体育成绩也很优秀,甚至在小学生运动会上还能获得冠军。
父母深信这个儿子一定能考上名牌大学,为家里增光添彩。
然而升入初中后,邓超仿佛突然间开启了叛逆模式。他染着五颜六色的头发,打了耳洞,成了学校里最扎眼的“非主流”。打架斗殴对他来说如同家常便饭,连不相干的事他也总要插手一脚。
之后我迷上了跳舞,每天都泡在舞厅,结识了一群广州的朋友。有一天,我跟父母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吵,之后我直接去学校办理了退学手续,然后买了去广州的车票。
我当领舞和DJ的时候,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一千块。
正当他打算在广州扎根时,担心得茶饭不思的父母找来了。看到父母憔悴的样子,邓超心里难受极了。特别是当父亲说出我再也不打你了那一刻,这个叛逆的少年心软了。
回家后,他的父母并没有强行让他走哪一条路,而是遵循他的兴趣,建议他去学表演。就这样,邓超成功考入了江西艺术职业学院。
命运总是爱跟人开玩笑。当邓超在中央戏剧学院找到人生方向时,父亲和姐姐的身体却出了问题。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丁,他不得不扛起顶梁柱的重任。
从此,他不再玩世不恭,拼命地接戏赚钱养家。然而,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却未能挽留住父亲的生命。这个打击让邓超更加坚定地发奋,他要用优秀的表演来告慰父亲在天之灵。
如今的邓超早已褪去了年少轻狂的稚气。生活一步步推着他向前走,那个曾叛逆的少年在戏剧中找到了人生的出口。
也许正是这些起起伏伏的经历,使他的演技充满了更深刻的生活逸趣。
综艺与电影所面临的市场困境:作为演员的角色选择的两难境地
高片酬确实有好处,但它可能导致演技下降。
《奔跑吧兄弟》这档节目给了邓超一个金饭碗的机会,但同时也给他贴上了综艺咖的标签。在节目中,他是一个让人忍俊不禁的开心果,这份欢乐的气质在他的表演中不知不觉地渗透了出来。
每当他出现在电影里,观众的第一反应不是看他的演技如何,反而认为他就是综艺里那个搞笑的邓超,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让他在《银河补习班》这类正剧中总让观众出戏。
然而把这个事情简单说说很容易,但实际上要做起来却很难。即使后来离开了《奔跑吧》,邓超仍然忍不住投资了另一档综艺。
没办法,综艺来钱快啊!电影投资大、周期长,还不一定能回本啊。
就拿《中国乒乓》来说,投资过亿,但最终票房连1.5亿都无法保证。
再看看其他演员,张译获得影帝后依然专心演戏,无论给再多钱也不去碰综艺。他深知,演员和观众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神秘感。
但邓超是有追求的人,他有自己的追求和压力,也对电影有着独特的执著和梦想。
在当今电影市场中,比拼的不是演技的好坏,而是作品的热度。没有流量加持的优秀作品,尽管质量上佳,却难被影院看好。
就像《中国乒乓》这部影片,虽然豆瓣评分高达7.0,但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,这部影片却无法获得应有的排片。
44岁的邓超,他的跌倒或许并非偶然。在当前浮躁的市场环境下,像他这样坚持用心拍电影的人,注定要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无奈。
这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。
俞白眉邓超电影影帝中国乒乓发布于:山西省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